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,全产业链绿色农业,从源头开始,经过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销售每个环节,全程可追溯来到您的餐桌,让食物更安全,让农业更增值。什么是“绿色农业链”?有请“小农”来说一说。
我是“小农”,全名“绿色农业链”。您的一日三餐和我息息相关。
我最大的特点是“粮头食尾、农头工尾”,简单来说就是串起了食物从田间地头到您餐桌上的全过程。农业研发、生产、加工、储运、销售、品牌、体验、消费、服务共同构成了我。

绿色是我的底色。就拿玉米来说,播种环节,减施化肥农药、更多使用有机肥;生长环节,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;收获之后,秸秆可用作饲料或直接还田……绿色的种植方式,让我们得到了更多绿色优质的农产品。

一部分农产品,可以直接进入市场;另一些就进入到精深加工环节,智能制造和保鲜科技最大程度保持了农产品的口感和营养;在流通环节,冷链物流打通农产品绿色通道;在销售环节,包装减量、可降解包装则将“减碳”理念进行到底。
同时,变废为宝的循环模式更是加深了我的底色。果皮果渣经过发酵可以变成动物饲料,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废肥经过处理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,还有鱼菜共生、鱼稻共生、虾稻共生、鸭稻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。
这一整个绿色的链条,从农田到厂房,从农户到消费者,在数字科技的助力下,全程可溯源来到您的餐桌上。由我串起来的参与者也是海量的,包括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户以及育种公司、农资供应、科研团队、技术培训等各类主体,在农业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服务等各环节全链发展,最终形成安全、营养、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。

相信,随着绿色理念深入人心,您的餐桌将更美味更健康!
(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刘颖 王楠 李琳 李厦)
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29日电 (唐梅 宋栋)据新疆油田29日消息,截至目前,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5年间累计恢复长停井941口,开井率提高19.3%,恢复油量100万吨。
作为新疆油田稠油生产的主力单位之一,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在近40年的开发中,稀稠油老区呈现出开发成本升高、开发效益变差、多井低产状况,部分低效区被迫关井,油井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。

据介绍,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牢固树立“井点资源”意识,对稠油老区长停井采取“集中复开+零星复开”相结合的方式,依托新工艺新技术,不断丰富和完善长停井治理手段。对生产效果差的零星停关,但剩余储量高、动用程度低的老井,采取压裂、补层等措施挖潜;对开发效益差,区块停产,但粘度低仍具备一定剩余储量的油井,采取冷采开发。
此外,针对稀油低产低效井,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深化油藏再认识,以油井低产原因调查为主线,对低产井全面“体检”,精准制定每口井合理有效的挖潜措施,最大限度挖掘老井潜力。对停关井中因衰竭式开发、能量下降快、效益低的零散井点采取措施挖潜、间开制度优化等生产方式。对低效井中投产时间早、通井不畅采用组合管柱冲砂治理。近年来共实施措施井53口,累计增油12.14万吨,平均单井增油0.23万吨。(完)